2022年10月08日 來源:南方網
編者按:水,潤澤萬物,生生不息,世界上所有的人類文明都起源于江河流域。中國河流眾多,水系豐富,孕育出中華文明。十一國慶期間,中央和地方主流媒體聯合推出“江河奔騰看中國”直播特別節目和專題報道。南方日報、南方+今日起推出《珠江潮起融灣區》系列影像報道,著力展現珠江奔騰不息的壯美自然畫卷、粵港澳大灣區如火如荼的建設景象以及依水而居的百姓美好生活圖景。
珠江,發源于云南曲靖馬雄山,是一個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匯聚而成的復合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74條,總長36000多公里。
涓涓細流,自峰巒深澗而下,千回百轉,匯聚成川,涌過南粵大地。歷經千年,沖積成豐饒富庶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滋養了萬千生靈,孕育出璀璨的嶺南文明。
灣者,水曲也。河網密布的珠江水系孕育出了粵港澳大灣區,這里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擁有5.6萬平方公里熱土,超8000萬人口,12.6萬億經濟體量。以中國0.6%的國土面積,吸納了全國6%的人口。
有迤邐婉轉的靈巧,也有浩蕩雄渾的大氣,珠江水系造就了粵港澳大灣區內聯外通的城市群。 “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南沙大橋飛架珠江口,深中通道建設大提速,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在形成,世界級的港口群從這里通達全球。
同飲一江水。上世紀六十年代,黨中央為解決香港同胞飲水困難,興建了跨流域大型調水工程——東深供水工程,從此東江水流入香港的千家萬戶,西江磨刀門水道的原水則承載著澳門近70萬人口的用水需求,交織縱橫的水網將粵港澳三地的民眾緊緊相連。
嶺南文化千年傳承,港澳文化中西交融。江海相融,互為依存。珠江的流水與南海的浪潮,塑造出粵港澳大灣區的開放、多元與包容。
風起南海,潮涌珠江,灣區起航,乘風破浪。
【攝影】張由瓊 董天健 姚志豪
【剪輯】姚志豪
【文字】張由瓊
【設計】譚唯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